由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杭商传媒承办的2023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已于日前揭晓入选名单。蔡智超、宋磊、孔佑阳、布志国、赵贵胜、张超、董相博、谢钟黎、张忆翔、周嘉伟等10人被授予“2023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荣誉称号。
为了走进青年动漫家们内心丰富的动漫世界,云小漫特别推出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专访,带大家感受他们因梦想与热爱而迸发的精神力量。
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专访:张忆翔
青年动漫家张忆翔
张忆翔,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策划部主任。
代表作品: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美猴王》《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小济公》《林海雪原》《熊猫和开心球》《熊猫和卢塔》《熊猫和奇异鸟》《熊猫和小跳羚》,“新大头”系列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等。备注:以上作品,全部或部分参与动画作品创作、编剧、策划、文学编辑等。
相关荣誉:动画片系列《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荣获2014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金奖、2014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4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14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二届动漫奖最佳动画片奖、2016第24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林海雪原》荣获2021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金奖、202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年度优秀国产动画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动画作品、2021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2022第27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及“金熊猫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鹤奖”,《熊猫与开心球》荣获中国西安第九届国际原创动漫大赛评委会奖“新光奖”、202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动画作品,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荣获2021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动画电影奖、2022第18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综合奖动画电影铜奖,《熊猫和奇异鸟》荣获2022第18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综合奖动画片系列金奖。个人曾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3年度优秀动画人才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度优秀编剧的奖项。
上榜2023年第三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
大家好,我是张忆翔,是央视动漫集团有限公司策划部主任。
我参与创作的《小鲤鱼历险记》《美猴王》《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动画片为观众留下了很多经典场景与角色,成为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很高兴能成为国漫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希望能在动漫路上继续前行,用动漫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动漫走向世界。
高产创作之路
云小漫:您的动漫职业生涯是怎样发展的?
张忆翔:从童年时期起,我就对动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会做一些创作排演小品的作业。与其他同学选择真人题材不同,我的作品更多地偏向于小动物题材,并且具有很强的动画思维。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仿佛注定要从事动漫行业。我对动漫的热爱由最初的兴趣逐渐转变为全身心投入到动漫工作中。每一次创作都使我更加喜欢这个行业,它让我感到无比充实和满足。
云小漫:您创作的《小鲤鱼历险记》《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作品充满童趣,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您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是什么?这些优秀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什么?能分享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创作故事吗?
张忆翔:严格来说,这些作品是我参与创作的。初到单位,我主要负责接听全国观众的来电,接收他们创作的动漫作品并予以回信。
其中,有一封信件来自黑龙江的一个山区,信上的字迹十分工整,内容虽然不够专业,但在当时也是有一定新意的,只是没有办法马上实现制作拍摄。当时,我将信件收藏到库中,并回复表示感谢。大约一周后,这位作者给我打来电话,真诚地询问其动漫作品的相关情况。我耐心地与他交流,并解释了该作品存在的问题,还表达了我们对他作品的重视。
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位观众是一位小学退休老师。为了给我打这个电话,在那个手机还不是特别普及的年代,她每次都需要花费两个小时下山。这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原来还有一群人对动画如此热爱,他们的真诚打动了我。
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应该把工作做好,因为我站在离梦想更近的地方。只有用心去创作,才能让作品有灵魂,让人们记住它。
云小漫:您如何保持创新力与创作热情,并持续创造优秀国漫作品?
张忆翔:我认为关键在于热爱。对于从事动漫创作的人来说,这是一项特别辛苦的工作。动画的市场运作通常属于长尾效应,尤其是少儿动画。人们常说动漫从业者都是“用爱在发电”,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热爱动漫行业的人都是凭借着自己的热爱去创作作品。
我还记得之前参与创作《少年狄仁杰》时,我主要负责文学策划。那时正值中国动漫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和美国动漫对其产生不少影响。为了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购买了各种相关题材动漫的光盘,在一周内观看了200多集,通宵达旦地学习,希望能够从中借鉴优点、规避缺点。
我相信只要热爱动漫,并以用心制作每一部作品为目标,就能够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动漫作品。每当孩子们观看我创作的动漫作品时,因为剧情内容而大笑或流泪,这些场景总是给我带来无比的自豪感。观众的快乐与满足成为激发我不断创新的源泉。
漫谈中国动漫
云小漫:“原创才是动漫的未来”。您如何看待国产原创动画?您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原创作品的发展?
张忆翔:从2004年我入行开始,全国每年只能生产两万多分钟的动画作品,而如今平均每年有10万分钟左右的生产量。这个数字反映了中国动画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动画从传统手绘动画发展到无纸动画、三维动画等新技术,产业链也逐渐完善。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简单授权模式已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始注重全产业链发展,积极运用新媒体,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这些都表明中国动画产业已经崛起。
然而,若要与世界上的动画强国相比,中国动画仍需更加努力。我认为中国的年轻动画从业者应当自强不息。在创作作品的主题上,他们应该认真思考:要向观众传达什么?要传递的正能量是什么?这是根本,也是灵魂。
“学者生,仿者死。”如果我们一味去模仿,中国动画将无法找到自己的出路。在动画电视电影领域,真正出色的作品中没有一部是通过模仿产生的。优秀的动画作品需要具备海纳百川的精神,同时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
我认为中国动画需要学习兼容并蓄,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将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云小漫:您在多个作品中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您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动画创作,并向观众传达它们的核心价值观?(以您的某个作品为例)
张忆翔:一提到中国动画,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当年包括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在内的那些辉煌。然而,我觉得融入传统文化的中国动画并不仅限于一种形式,我们的创作重点在于寻找作品的灵魂。当动画既有灵魂又有形式时,具体采用何种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再重要。
今年,在策划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项目《中国成语故事》时,我与团队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突破以往成语故事片的形式,让观众有不一样的观看体验?经过专家的头脑风暴和论证后,我们找到了解决方案。一个专家提到成语是传承,是运用至今的传承,它们体现了中国的智慧,浓缩了无数中国人的哲思。基于此,我们决定用现代故事来讲述成语,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原成语故事或演绎。这种新的讲述方式在形式上与传统有所不同,但所传达的价值观是相同的。
我们的目标是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而不再简单地复制原先的故事。我们尝试寻找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并重新诠释其精神。无论采用何种表达形式,只要核心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它都是我们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云小漫:青年动漫家承担着怎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该如何助力国漫发展?
张忆翔: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在国漫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对于国漫的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青年动漫家首先需要拥有社会责任感。动漫作品的很大一部分受众是儿童,而儿童则是我们的未来,因此,青年动漫家应该思考如何给予孩子们健康的精神滋养。
其次,优秀的作品除了要对社会负责,还要与时代紧密联系,承担时代的责任。脱离时代的作品将变得陈旧过时,只会变成无益的自怨自艾。作品只有与时代相契合,才能具备社会价值。
畅想国漫未来
云小漫: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等技术的普及,观众对动漫的接触和呈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动漫行业的从业者,您如何调整自己的创作内容与形式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受众市场?
张忆翔:我认为终身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从业近二十年的动漫人,我意识到如果不跟上技术的发展,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努力保持学习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受众市场。
此外,动漫行业的从业者还需要深入了解动画本身的特点。动画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艺术形式。如果不能掌握先进技术,个人的艺术表达就会有所欠缺。
新技术往往会带来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这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规律。正是因为电影科技的发展,才有了电影艺术的诞生,而此前的艺术形式都是基于戏剧。同样地,动画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兴技术,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受众市场。
云小漫:您认为该如何做好动漫领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让中国动漫走向世界?
张忆翔:其一是传承。文化传承需要真正理解和深入学习。对于国漫,我们不仅要知道它是一种传统文化形式的表达,还要理解其深层内涵,了解整个民族国家文化的根源。只有真正懂得并理解了文化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传承。
其二是传播。当央视动漫打造自己的品牌时,极为重视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以《熊猫和小鼹鼠》为例,该动画中熊猫和小鼹鼠的身形比例相同,这不仅呈现了平等的态度,更向观众传递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的价值观。我们不仅要传播中国的故事,还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熊猫+”系列动画作品已经传播到100多个国家,并在欧美的主流平台上播放,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站在平等的角度与他人交流,以纯真孩童的视角传达文化,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被接受。
云小漫:今后,您有哪些动漫创作计划和规划?是否会涉及到新的主题或形式?
张忆翔:除了之前提到的“熊猫+”品牌,大头儿子系列作品也是央视动漫的另一个品牌战略。然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将其打造成品牌,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这一品牌,这需要持续的创新。
在正在策划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带你看中国》系列中,我们希望通过大头儿子的眼睛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的美景,结合中国的文化旅游元素,见证新时代的变化。同时,在叙事方式上,我们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采用制作短视频等融媒体传播手段。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发现家长对于孩子们观看传播知识内容的短视频并没有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应该为孩子们制作专属的少儿版短视频,以此向他们传递知识和正能量。
云小漫:中国的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崛起,您如何看待国漫文化的发展和前景?
张忆翔: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势必会持续向前推进,其前景将非常广阔和美好。在中国,动漫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并且我们坚信自己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