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青年动漫家专访:申宁涛
申宁涛,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漫画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造型艺术青年“新峰计划”人才。代表作:故事漫画《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巡山者》,动画短片《南京》,系列组画《浙风十礼》《一个红薯的故事》等。相关荣誉: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潜力类最佳漫画奖等。上榜2022年第二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直以来,申宁涛将创作选材聚焦于当代中国故事,用动漫的方式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努力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他创作的故事漫画《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巡山者》《春天里的道别》、浙江有礼系列组画《浙江有礼——十种礼节礼行》,廉政主题漫画《一个红薯的故事》《廉政教育》,动画短片《南京》(执导),独幅漫画《战“疫”——誓言》《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疫”线记者》《上阵父子兵》等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在申宁涛看来,只有深入到创作一线、扎根于现实的泥土,才能挖掘出其中的时代价值。他愿意用手中的画笔,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当代中国,用作品诉说人间真情、传递世间美好。
申宁涛作品:薪火相传——漫画家与少先队员
谈初心
云小漫:你是什么时候燃起了对漫画的兴趣?
申宁涛: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动画片,包括《葫芦娃》《舒克和贝塔》《聪明的一休》《足球小子》《美少女战士》……当时只是觉得很好看,读了高中之后,才知道原来学美术也可以考大学!我当时恰好考上了宁晋五中,而美术、体育是五中的一大特色,甚至当时有的同学为了学美术而从一中转学到五中来。所以当时张占宁老师在征集美术生报名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报了名,后来看到高三的师兄师姐美术校考成绩出来了,他们纷纷考上了清华、中传、首师大、北服、江南大学等等。这个成绩当时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高中是令人惊讶的,他们那一届也成了当时我们学校的传奇,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经过几年努力奋斗,我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四川美术学院动画专业。经过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动画、漫画的概念才逐渐扎根在我的心中。上大三时,当时我们学院的副院长周宗凯老师接到了重庆出版社的红岩系列漫画的创作邀约,机缘巧合周宗凯老师把机会给到了我。我就和我们班几位同学一起做了一些样稿,庆幸这个事情最终顺利完成,并顺利出版,从这里我正式开始了我的漫画创作。
云小漫:你在四川美术学院就读了7年,有什么难忘的经历?
申宁涛:七年半的重庆求学时光,很多人和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入校军训期间,王士臣老师向兄长一样对我们关怀备至,给我们异地求学的孩子带来温暖。本科期间,张坤老师给予了我生活、学习各方面很大的帮助。七年的时间,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高中生,蜕变成了一个专业院校毕业的动画、漫画创作者,要感谢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回顾大学生活,很多难忘的经历没有在课堂上,反而是在课堂之外。比如:全班同学农家乐聚餐、外出写生采风考察等、工作室一起熬夜做动画、毕业展通宵布展、晚上偷挖学校的红薯、还有凌晨一两点大学城的烧烤大排档、罗中立披着蓑衣牵着牛走在校园里、半夜给我们开门的保安大叔等等。前几天看到川美还在举办挖藕大赛,同学们在荷塘里一边挖藕,一边摸鱼,特别快乐。晚上的话,食堂还会有莲藕汤。但我上学那会儿,这个活动举办时我刚好在老校区的画班代课,遗憾的错过了这个活动,每年触景生情反而成了我没参与过但很难忘的心事。整个川美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与老师们的亦师亦友,课上、工作室讨论交流学习,课下烧烤大排档,也经常能看到师生们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创作,交流起来特别轻松。
申宁涛作品: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云小漫:七年的大学时光,对你的创作方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申宁涛:对于创造方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推着走,自然地就到现在这个方向上了。另外,大一整个一年的专业基础课我觉得对我来说是蛮重要的,素描全身像、半生像、人体、色彩等,每门课都长达几周,创作的过程中有老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你在画什么,跟考前的应试的那一套完全不同。一天,我接到周宗凯老师的电话,其实是非常偶然的,非常惊讶、忐忑,一个很好的创作机会落到了我身上。幸好小伙伴们都非常给力,一起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红岩系列故事漫画作品之《江姐的故事》和《挺进报的故事》,并且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个事还要感谢我的同学秦乙丹。后来,我又陆续参与创作了长篇故事漫画《亚鲁王》(主笔)、长篇主旋律动画《清心日记》,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接并参与完成了四格漫画《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豆丁的故事》和小学数学丛书插图等的创作。在创作动画短片《南京》时,更是在周老师的指导、示范之下,反复的体会摸索,根据周老师的绘本《南京1937》选取其中部分情节进行改编创作。工作之后在梳理自己创作方向的时候,发现创作或参与创作了很多主旋律的动漫作品,2020年初新冠病毒突然来袭,在国家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我深深的被他们所感动,所以我更加坚定地将自己创作的主方向调整到了当代中国故事这一块,整体的脉络还是中国故事,包括部分红色革命历史故事和一些传统文化题材的中国故事。
云小漫:你走上教师岗位多久了?学生如何称呼你?
申宁涛:读研的时候,我就开始作为助教在给川美本科的学弟学妹们代课。2017年2月18日,我来到了浙江传媒学院报道,两天后,我就正式给学生上课了,所以说走上教师岗位也有差不多6年了。记得刚入职那会儿,我是给国传英语专业和新媒体网络工程专业上《美术鉴赏》的课程。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两个学院的学生一文一理,差异非常明显。知悉学生很多都在玩王者荣耀,我就喊他们玩的时候带我一起,当时王者荣耀特别火,好像你不玩你就out了,我打的比较菜,幸好国传的几位同学带我一起飞,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学生对课程内容之类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我再认真琢磨怎么给他们上课。直到现在,我还和一些同学保持着联系,那是我入职以后接触的第一届学生。后来这几年,都是在给我们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学生上专业课,主要是《动画概念设计》《动画分镜设计》《新媒体漫画》《场景采风》等,慢慢熟了之后你就会发现学生们好像给各个老师都起了一些绰号,我第一次听到的是“安吉拉涛涛”,虽然我至今没搞明白是个什么意思。后来也是各种“涛涛老师”“涛哥”,当然更多都是叫我“申老师”。现在想想好像还蛮亲切的,随他们喊吧。
申宁涛作品:浙风十礼——十种礼节礼行
谈创作
云小漫:有没有某位漫画家或者某部动漫作品,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申宁涛:对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我的导师——周宗凯老师。我前期画红岩系列主题漫画时,一直是周老师悉心指导着我们。周老师平时的示范对我影响特别大。他在课堂上推荐米勒的《罪恶之城》,以及托皮的一些漫画,我自己在看的时候可能只能理解一部分,但是在周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我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了这些作品,这对我的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一些造型的思维和方法。现在也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错的作品,特别是欧洲的一些漫画作品还有一些日本浮世绘的作品。国内的话,我特别喜欢早稻漫画作品,感觉她的作品特别的有灵气。同时,我也在看一些纯艺的作品,比如中外油画大师、水彩大师创作的作品,至今仍然非常喜欢一些印象派的油画作品。我觉得纯艺作品特别是一些大师名家的作品,无论是在色彩的呈现上,还是在画面的整体感观上,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云小漫:你的作品的内核是什么?
申宁涛:其实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在做选题策划的时候,有一些想法会下意识的出现在脑海里,这些想法往往来源于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对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进行筛选,筛选后确定选题,然后开始调研、搜集相关资料。等到掌握的信息稍微全面一点时,我才能决定怎么画、画哪种风格,以及最终的呈现状态是什么样的。
云小漫:你的创作基调是否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
申宁涛:我出生在河北,求学在重庆,工作在杭州,这几个地方整体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是不一样的,对我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
云小漫:你想借助漫画作品表达些什么?
申宁涛:表达情感和一些正向的价值观!比如说我创作的《感动中国人物——白方礼》,作品中的主人翁白方礼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村,退休后靠着蹬三轮挣来的钱捐助教育、支援家乡、资助贫困大学生,蹬三轮近20年,自己省吃俭用把挣来的三十几万元全部捐助给了教育。他虽然没受过什么教育,但是他有一个很深的理念,就是人一定要受教育。我想借助漫画把这些感人的故事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事迹,同时学习他的精神。
云小漫:你认为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申宁涛:学生也时常来问我“怎么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我觉得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是否符合人类价值观,价值导向是否正确;二是作品的画面、色彩、构图、构成关系是否给人一种审美的感受。如果一个作品兼具了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那么我觉得这个作品就是非常优秀的。
申宁涛作品:南京
谈传承
云小漫:教师这个身份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申宁涛:教师这个身份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一定压力。这压力首先来自于自己,其次是来源于这个身份背后的责任。因为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你要通过你的实际行动,比如说你教学水平和能力、你对课堂的态度和你的科研、创作成果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一直在做事情的,是能切实的教给他们一些东西的,在很多方面能起到表率作用,给学生带来一些正向的价值引导。
云小漫:作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你认为新时代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青年动漫人?
申宁涛:让我们老师来想的话,还是要回归到人本身,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我觉得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向上向善的灵魂,其次需要学习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最好是一专多能型。动画、漫画专业跟行业连接非常紧密,浙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一直秉持“理论贴近前沿,技能与行业同步”的理念,保持对行业动态的关注,努力培养不仅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同时能够在动漫行业持续深耕的青年动漫人才。
云小漫:大学生在漫画创作中普遍会存在哪些困惑?你有何建议?
申宁涛:一个现实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到大三甚至大三升大四的时候甚至还拿不出一件作品来!您提到的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大家都在创作漫画,做创作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三种情况平时经常看到:一是想画一些作品,但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慢慢地时间就过去了;二是随心随性的自由摸鱼,发朋友圈或微博;三是课程作业,必须要完成的内容。学生在真正开始漫画创作的时候,面临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故事方面,另一个是画面上的一些问题,比如角色造型、构图和色彩关系。大学生在毕业创作选题的时候困惑比较大。我联想到了当初的我,感觉自己大学已经学了四年,毕业时一定要由着自己的想法创作一个作品。这种想法本身是没问题,但是很多同学基于这个想法创作了一个他没有任何实际体会或经验的作品,甚至有些想法经过分析后自己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我现在一直鼓励学生,无论是选择什么创作题材和内容,最好是有直接或间接经验的,自己有真实感受的,哪怕是很多完全架空类的作品,也有很多情感是基于现实的。建议大家都先快快的创作起来,在创作中学习,在创作中寻找方向,在创作中前进,在创作中积累、沉淀,用作品来表达情感,传递爱。作品将是你将来应聘、考研等最好的代言。
云小漫:2022年是中国动画诞生一百周年,作为青年动漫家,对中国动漫你有怎样的祝福与期待?
申宁涛:中国动画经历了一个“过山车式”的发展,有辉煌也有曲折,现在处于重新“爬坡”的阶段。在“爬坡”的过程中,需要所有的动漫创作者、爱好者和管理者共同努力,一起“为爱发电”,一起为国漫助力。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动画可以再创辉煌,也祝愿中国的动漫越来越好!
申宁涛作品:春天里的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