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漫画”一词在中国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26年,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出版的个人作品集《子恺漫画》,从此“漫画”逐渐广为人知。今天这期“藏品故事”专栏,云小漫就带小伙伴们一起发现丰子恺漫画中的四时之美。
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1898年11月9日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
子恺先生一生中绘制了大量的漫画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场景,用简单的平远式构图,题上精心提炼的诗句,表达出了超越画面内容的思想内涵,诗趣盎然,耐人寻味,开创了中国抒情漫画的先河。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俞平伯说过:“丰子恺的漫画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古诗画》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古诗画》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在子恺先生的作品中,虽然没有专门描绘四时节气的漫画,却在作品中充满了各地的四时景致、传统时令习俗,通过描绘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刻画孩子们的学习和嬉戏、快乐与烦恼,以此反映生活的岁月流转,体悟自然的四时之美。其细腻的观察,舒朗的画风,诗意的题词,让观者忍不住对号入座,回味无穷。
《买粽子》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在他的笔下,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就连"着装"也各有各的不同。春天娇艳,夏天奔放,秋天沉稳,冬天庄重。它们跟随着岁月的脚步,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情味,编织着代代相传的南北风情。
《游春人在画中行》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春节期间的守岁,初春时节的风筝,清明时节的植树,芒种时节的插秧,盛夏时节的荷花,中秋之夜的团圆,寒冬腊月的赏梅……在子恺先生的书画世界里瞬间鲜活起来,无一不彰显着中国古老的民族智慧,呈现着世间诸多美好,让观者感受到纯粹与恬淡,简单与心安。
《春节小景》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清明小景》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中秋之夜》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
《除夜》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书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