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经典动画形象,作为美丽、善良和正义的化身,定格在几代人的童年回忆里,还曾以“国宝守护人”的身份现身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成为无数国人关于敦煌之美的启蒙。她,就是“九色鹿”。
《九色鹿》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1年出品的动画作品,由钱家骏、戴铁郎执导,动画改编自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讲述了善良的九色鹿救助弄蛇人后反被出卖的故事。动画中的九色鹿最终化解了险境,揭露了弄蛇人忘恩负义的行为,体现出惩恶扬善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
为了真实还原敦煌壁画的神韵,创作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1980年6月,剧组核心成员奔赴敦煌进行了长达23天的采风,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他们深入研究、反复商议、数易其稿,最后决定参照敦煌莫高窟中北魏时期的壁画来精心设计影片的美术风格。
《九色鹿》动画片头画面
在角色造型方面,《九色鹿》独具匠心。它的形象源自1500多年前的敦煌壁画,创作团队在保留其空灵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动画片的自身特点进行了再创作。通体素白、五彩点缀,流畅而精湛的线条勾勒出的九色鹿,既具有女性的温婉动人特质,又不失神鹿的神采。
《九色鹿》连环画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而片中的其他角色,如捕蛇人、国王、王后、士兵等,在角色设计方面也都各具特点,既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又充满西域风情,引发了观众浓厚的兴趣,令人印象深刻。
背景设计更是精妙绝伦。与原型壁画相比,25分钟的动画片增加了众多场景。从九色鹿栖息之地的大树到古国皇城,再到王宫的千佛壁背景,都经过精心打造。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还隐藏着诸多“文物彩蛋”,如片头出现的西汉长信宫灯、宫殿中王后桌上放置的东汉铜奔马等,这些元素的加入使该片更具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九色鹿神游香积寺》冯建男(动画《九色鹿》背景设计师)绘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动画设计上,为突出九色鹿的“神”,设计师们为其设计了许多标志性动作。救人时发挥神力的“招牌动作”、夸张的奔跑动作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全片高潮部分,面对士兵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箭,九色鹿岿然不动,利用神力化险为夷的经典场面,更是成为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中国动漫博物馆在展厅中呈现了这一片段,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展项之一。
中国动漫博物馆2楼展厅“动画长片与短片”展区播放的《九色鹿》片段
《九色鹿》之所以能成为历久弥新的动画经典,不仅在于其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更在于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让古老的敦煌壁画以动画的形式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这一东方艺术宝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