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故事 | 阿凡提诞生记
发布时间:2024/08/26 来源:杭州动漫博物馆 浏览: 1551

在中国动画史上,有一个经典形象几乎家喻户晓,他就是阿凡提——那个智慧、幽默、疾恶如仇的传奇人物。今天,我们通过中国动漫博物馆对曲建方先生的采访记录,一起揭秘阿凡提这一经典角色是如何诞生的。

0507acc91599d55f3744861b2e98a33.jpg曲建方采访画面(中国动漫博物馆视频资料截图)


“阿凡提之友”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动画诞生于1979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曲建方担任导演并兼任美术设计(第一集导演为靳夕)。这部木偶动画以新疆维吾尔族传说中的阿凡提为主角,通过14个小故事,展现了阿凡提的智慧与幽默。阿凡提不仅是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形象,更是许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7666a209d19e9b18a500a56d3e5b56.png《阿凡提的故事》木偶动画剧照

在采访中,曲建方老师表现出了对阿凡提这一角色的深厚情感与谦逊态度。他说:“现在很多人觉得我是‘阿凡提之父’,实际上我不能称为‘阿凡提之父’,我更愿意做‘阿凡提之友’。阿凡提本身就已经很有分量,我特别钦佩阿凡提这个人,而且觉得他非常有幽默感。我理解了这个角色后,感到很有创作力,抱着尊敬的态度去设计了阿凡提的造型。”

f0b5aec726769cc8debfa39e8025fae.jpg曲建方采访画面(中国动漫博物馆视频资料截图)


阿凡提形象的设计过程

曲建方在采访中多次强调“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他认为,没有生活的积累,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而有了生活积累之后,还需要进行提炼和加工,才能创造出新的风格样式。在创作阿凡提的过程中,曲建方带领团队深入新疆喀什等地采风,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他们与当地人交流互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和灵感。这些生活体验为阿凡提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a687445c0ff5d535b2790ed0ec1db9.png

1978年,曲建方在喀什的清真寺前采风

阿凡提那滑稽幽默、倒骑毛驴的形象,以及他那山羊胡子、白大褂的装扮,都成为了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符号。曲建方在设计阿凡提形象时,充分吸收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并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加工。他提到,在喀什采风时,他看到了黄土地、骆驼队和一个骑毛驴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的形象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决定以这个年轻人为原型来设计阿凡提。

3ae6f8cea38b6773020fc7e52330d8f.jpg阿凡提形象设计稿(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曲建方绘了阿凡提的眼睛、胡子、嘴巴等细节,使阿凡提的形象更加传神。此外,曲建方还借鉴了汉代、唐代的戏曲陶俑等传统艺术元素,对阿凡提的形象进行了变形和创新。他使用银丝作为骨骼材料,使阿凡提的动作更加灵活自然;他还设计了可更换的口型和眼珠,使阿凡提的表情更加丰富多样。

dc73214312c575e22da0092d2dabcee.png

《阿凡提》人物造型设计稿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动画的诞生


在《阿凡提的故事》系列木偶动画之前,靳夕导演已经拍摄了《阿凡提——种金子》(后来并入《阿凡提的故事》系列木偶动画,被列为第一集)。曲建方在担任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与靳夕导演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这一经典形象的诞生。

0c285924920b5a08ea4b0434a8ae013.png

《阿凡提》人物造型设计稿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曲建方认为,阿凡提这个人物形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希望通过木偶动画的形式,将阿凡提的智慧与幽默传递给更多观众。于是,他提出了拍摄一个系列木偶动画的想法,并得到了厂里的支持。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曲建方带领团队连续拍摄了13集《阿凡提的故事》系列木偶动画。这部动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幽默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它不仅在中国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0af4aa5306f5f406256cf9b6b0abd61.png

《阿凡提》人物造型设计稿  (中国动漫博物馆馆藏

阿凡提这一经典形象不仅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对后来的动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动画人都在学习和借鉴阿凡提的形象和创作理念,努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同时,阿凡提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在国际上传播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他的故事和形象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也赢得了成年观众的认可和赞誉。

8d8675022aaef3f7dc8956c3983708d.jpg中国动漫博物馆二楼展厅阿凡提展柜


(本文根据曲建方老师采访实录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