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国画这么有趣!走进《清明上河图》
发布时间:2024/09/23 来源:杭州动漫博物馆 浏览: 1547

9月22日,中国动漫博物馆“悦读悦享”系列第五期活动如期举办,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李丝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优雅的中式美学世界,鉴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品味国画意蕴,体验国画创作的意趣。

微信图片_20240925163015.jpg

《清明上河图》作为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国宝级文物,它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由北宋末年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课程以《清明上河图》的趣味鉴赏视频导入,中国画小导师嘎嘎变身北宋的小贩,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清明上河图》长卷。

微信图片_20240925163047.jpg

画卷分八段慢慢细品,随着画卷的展开,李丝老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讲解,有趣的知识点一个接着一个,如:什么是“正店”“脚店”?为什么叫“孙羊店”?“衙门”又是什么地方?孩子们热情洋溢地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特别热烈!

微信图片_20240925171902.jpg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跟随丝丝老师一起走过了宁静的都城郊区、喧闹的漕运码头,逛过热闹的虹桥集市,穿过高大的城门楼……到处都能看到忙忙碌碌的人们,在家前屋后忙活的、赶着驴车去城里的、码头上卸货的、酒楼招手的小二……瞬间将大家带入《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热闹的汴京城,感受到了清明时节宋代百姓们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925171903.jpg

结合课上的知识点,老师还准备了有趣的“你比划 我来猜”互动小游戏。通过游戏扮演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将国画欣赏和他们的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

微信图片_20240925171909.jpg

活动中孩子们还亲自体验了国画创作的意趣,将《清明上河图》中进城的农夫形象进行了再创作并上台分享了创作灵感。

微信图片_20240925171910.jpg

有人在农夫的头上画上了蝴蝶结,有人在农夫的身上画了纹身,还有人在农夫挑的货篮子里装上了手表、手机、电脑,俨然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微信图片_202409251719101.jpg

活动最后,李丝老师让孩子们近距离观赏了高清复印版的《清明上河图》。中国画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录,我们通过品鉴古画,能感受古人的生活美学,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孩子心中“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40925162809.jpg       接下来的悦读悦享系列活动,我们还将继续邀请美院老师带领孩子们鉴赏宋代山水画卷《千里江山图》,敬请期待吧!